竹寿项目部以“三气”创新党课教育-k8凯发ag直营

竹寿项目部以“三气”创新党课教育

发布日期:2025-06-30 信息来源:第三分局   作者:毛龙宇婷   字号:[ ]

党课教育是淬炼党员党性、筑牢信仰根基的关键抓手。竹寿项目部党支部紧密结合工程建设一线实际,以“冒热气、接地气、聚人气”为着力点,创新党课模式,将理论学习深度融入项目攻坚与队伍建设,使之成为驱动项目高质量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。

点燃信仰火炬,让党课内容“冒热气”

在竹寿水库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,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正在进行。党员理论宣讲团成员手持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,结合工程生态治理实际,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具象化为大坝左右岸已初现的“生态廊道”。“老张,您看这层层叠叠的“生态带”护坡,不正是总书记讲的‘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’的生动实践吗?”青年党员濮永圆指着正在施工的边坡绿化工程,与参建群众展开热议。这种“场景化”理论植入,正是竹寿项目部党支部打造“冒热气”党课的创新密码。

党支部通过组建党员理论宣讲团、开设“工地微课堂”,支部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案例。在党课教育中,支部既邀请三代水利人讲述攻坚故事,让“五个特别”的精神血脉赓续传承;又组织技术骨干研讨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水利工程建设路径,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施工的“金钥匙”。当理论学习从会议室延伸到掌子面,从书本文字转化为施工图上的生态指标,信仰的温度真正传递到了建设一线。

深耕实践沃土,让党课形式“接地气”

今年以来,面对工期紧、任务重、党员分散的挑战,党支部将党课讲台搬到生产一线。在大坝面板、溢洪道等施工点,“党员攻关小组”利用交接班间隙开展“微党课 技术研讨”,围绕科技创新、项目履约、生态保护等现实难题展开头脑风暴,形成五小成果、合理化建议7项。这种“党课 攻坚”的融合模式,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。

针对线性工程,党员分散的特点,支部创新“移动课堂”机制。例如,安全监督岗前讲党纪法规,班前会上学操作规程,微信群里赛应知应会。通过“线上积分 线下实践”双轨考核,实现19名党员教育全覆盖。当党课教育与工程节点深度咬合,理论学习不再是“附加题”,而是破解施工难题的“方法论”。

汇聚奋进力量,让党课效果“聚人气”

在项目部“企地共建党课”现场,党员服务队正帮村民拆除危房。“以前觉得党课就是读文件,现在跟着支部做实事,才真正体会到‘人民至上’的重量。”青年党员刘代航擦着汗水感慨。党支部创新“三融三促”机制,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,融政策宣讲于助农春耕;组织党员突击队攻坚技术难题,融技术攻关于质量创优;开展“工地夜话”分享会,融思想交流于团队建设。

同时,党支部通过拍摄《竹寿阵线联盟》宣传片、举办“我身边的榜样”故事会,将党员先锋岗、青年突击队的奋斗身影转化为最鲜活的教材。当防汛抢险中的冲锋在前、质量管控中的精益求精、征地协调中的将心比心,都成为检验党课成效的“试金石”,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。

从理论宣讲到实践转化,从单兵突进到全员攻坚,竹寿项目部党支部的“三气”党课实践,生动诠释了“围绕发展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深刻内涵。下一步,支部将持续探索“党建 科技创新”“党建 安全”等融合路径,让党课教育始终保持“进行时”状态,为四局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










网站地图